专访2021年度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钱立武
2025/03/03
引言:我们今天对2021年度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现任全球航运界翘楚克拉克森(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钱立武先生进行了专访。钱总结合自己在中国航运界近20年的高管经历以及其令人瞩目的成就,介绍了中国航运业的历史、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并指出只有不断创新, 开发符合时代的新型产品, 并利用金融赋能的新型理念来促进航运业的增长,同时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才能使一家航运公司立于不败之地。以下是专访的主要内容。
记者: 钱总好!非常高兴您能从百忙中拨冗来参加本次的访谈。
钱立武:主持人您客气了,这也是我的荣幸。
记者:作为2021年度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以及现任全球航运界翘楚的克拉克森(香港)有限公司副总, 我们想知道您是如何走进航运这个古老而又浪漫的行业,并且在怎样的理念指导下做出了今天非凡的成就?
钱立武:18年前我从研究生毕业以来, 一直涉足航运领域。其实,现实中的航运行业既不浪漫、也不诗意,和其它领域一样有其特殊的风险和挑战。航运是一个拥有诸多细分领域、产业链极长、专业度极高、结构极其复杂的产业。如果用业内人来形容的话,航运首先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有句话这样讲 “风越大鱼越贵”,面对风险,有的人只看到风,但有的人就看到了鱼,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学问。其次,航运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参与其中的公司规模都不小。另一方面,航运又是一个兼具α和β,且β比重较大的行业,极易受到行业大势的影响。所以对这个行业来说,专业经营至关重要。我们常说,航运需要大师,这个大师的意义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看到风”还是“看到鱼”,如何把握那个时机,这有时甚至是一个哲学议题。因此从事航运的人必须理性与感性兼备。理性思维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市场、分析市场,然后进行各种决策,感性思维则用来帮助我们作细分,从而与其他团队构建起一个长期战略的合作。
记者: 我们了解到钱总在过去10多年里一直任职高管于克拉克森(香港)有限公司,是什么使你对这家公司情有独钟?
钱立武: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首先,克拉克森(香港)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170多年历史的老牌航运公司,在国际航运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17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 她几乎成功经历和穿越了各个航运周期的起起伏伏,历久弥新,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至今仍在这个行业的诸多领域占据前沿位置。例如绿色航运、碳交易,我们便是该领域的开拓先锋,并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这种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经历是人生中难能可贵的时刻,它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工作的环境和平台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的重要,因为有时重要的并非你是谁,而是你和谁在一起。优秀的平台不乏人才济济,通过观察你身边的优秀人才,了解他们的处事思维,学习他们的处事方式,你感到自己天天都在成长。其次,我认为要成就一番正真的事业,沉淀是必要的,伟大是熬出来的。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朝三暮四,最终一定一事无成。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的17年里我一直服务于克拉克森的原因,克拉克森给我提供了一个全球航运界的一流平台,在这里 The sky is the limit.
记者: 钱总, 你在将近20年的航运管理生涯中经历了哪些起伏,你又是如何度过这些人生坎坷的?
钱立武:像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一样,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我见证过高峰,同时也经历过低谷。 对于我个人来说,乃至整个航运界,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就在那年的5分月份波罗地海干散货指数曾触及12, 000 点的高峰。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一艘 20 万吨级的船租要达到20万美金/天。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运一船铁矿石从巴西到中国,光运费就要一个多亿人民币。但到了当年9月,该指数却从近 12, 000 点跌到 600 多点。这已不是腰斩,这几乎就是灭顶之灾。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金融,或者说是金融杠杆的力量,因此我们不能只从航运看航运。
回顾08年以来的航运业,我们曾经历过历史最低谷的2016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一度突破200点,之后缓慢向上爬升,到了2019年实现复苏。但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的疫情又再度打乱了整个行业的节奏。尽管时至今日,整个市场行情已在复苏,但复盘过往的10多年,有一些曾在这个行业奋斗过的团队和个人最终无奈离场,他们中或是没有资金储备捱过最难的2016,或是本身已对这个行业失望了。
而正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选择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攻读金融MBA,只因我心中仍有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英国著名的航运经济学家马丁•斯托福德。正是受到他的著作启发,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如前所述,我见证过高峰,同时经历过低谷。我知道低谷是什么样子,而当我能清醒地看到底部出现时,恰恰机会就在这里。就是从那时起,我决心重新出发,就好像一个船队行将远航前,需要准备好充足的燃料和补给、配备最勇敢、技术最高超的船员一样,我也要用一流的知识武装好自己,一方面让自己在现实的惊涛骇浪中有沉着应对的底气,另一方面当市场重新来临之时,我能更好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记者:我们知道,获得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的奖项是航运界最高的荣誉之一。 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奖项吗?
钱立武:好的。中国航运百人组委会联合航运界网每年举行年度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活动,重点聚焦全国航运界的一线从业人员,发现那些善于创新、勇于开拓,在航运界做出杰出贡献的年轻企业家和业界精英,经过航运界网初选和中国航运百人组委会最终遴选,确定10位青年为2021年度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2021 年的 “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尤其聚焦在航运数字化创新和低碳减排上。
记者: 你能否聊一下今后在事业上的规划以及你最终的人生目标?
钱立武:不断创新,开发符合时代的新型产品,并利用金融赋能的新型理念来促进航运业的增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将金融和航运结合在一起, 这一直是我事业上追求的终极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掌握深度的金融和管理学知识,同时要深入学习绿色航运科技领域的相关知识。这样才可以从更高的维度、更深刻的角度去认识国际和国内市场,包括航运市场、宏观金融市场等, 使我们经营的航运公司立于不败之地。这需要坚韧的毅力,不断在学习中提升自己。
记者:最后, 作为中国航运界的精英和青年企业家, 您可否对我们年轻的观众说几句励志的话来激励我们的年轻人在各自的事业上趋利避害,一帆风顺,有所成就?
钱立武:我不是航运界德高望重的人,我还年轻,只能对我们年轻的观众和读者谈一些自己从业的真实体会, 包括在事业坎坷中得到的教训。 我以为作为年轻人首先要立志, 立长志,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积极地应对和攻克它。人生事业犹如航海,不会一帆风顺,会有风和日丽、风平浪静的日子, 也一定会遇到惊涛骇浪、颠覆不平的航程。要像航海大师一样,对大海有深刻的了解,在复杂的航行中趋利避险,游刃有余。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突破自己。 愿我们有志的年轻人不断学习, 不断实践,在迷雾重重的风涛中,学会何时该乘风破浪,何时该避风回港,何时又该重挂云帆?也许我们中的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融会贯通,但又如何?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哪怕搏斗终生最终只收获一副鱼骨,又何尝不是一种圆满的人生?
记者:说的太好了!我们再次感谢钱总拨冗参加我们的访谈。愿钱总在事业上蒸蒸日上, 获得更大的成就!
钱立武:也感谢主持人的邀请,使我能和广大的观众和读者交流我在事业中的些许体会。谢谢!
记者: 钱总好!非常高兴您能从百忙中拨冗来参加本次的访谈。
钱立武:主持人您客气了,这也是我的荣幸。
记者:作为2021年度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以及现任全球航运界翘楚的克拉克森(香港)有限公司副总, 我们想知道您是如何走进航运这个古老而又浪漫的行业,并且在怎样的理念指导下做出了今天非凡的成就?
钱立武:18年前我从研究生毕业以来, 一直涉足航运领域。其实,现实中的航运行业既不浪漫、也不诗意,和其它领域一样有其特殊的风险和挑战。航运是一个拥有诸多细分领域、产业链极长、专业度极高、结构极其复杂的产业。如果用业内人来形容的话,航运首先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有句话这样讲 “风越大鱼越贵”,面对风险,有的人只看到风,但有的人就看到了鱼,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学问。其次,航运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参与其中的公司规模都不小。另一方面,航运又是一个兼具α和β,且β比重较大的行业,极易受到行业大势的影响。所以对这个行业来说,专业经营至关重要。我们常说,航运需要大师,这个大师的意义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看到风”还是“看到鱼”,如何把握那个时机,这有时甚至是一个哲学议题。因此从事航运的人必须理性与感性兼备。理性思维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市场、分析市场,然后进行各种决策,感性思维则用来帮助我们作细分,从而与其他团队构建起一个长期战略的合作。
记者: 我们了解到钱总在过去10多年里一直任职高管于克拉克森(香港)有限公司,是什么使你对这家公司情有独钟?
钱立武: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首先,克拉克森(香港)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170多年历史的老牌航运公司,在国际航运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17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 她几乎成功经历和穿越了各个航运周期的起起伏伏,历久弥新,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至今仍在这个行业的诸多领域占据前沿位置。例如绿色航运、碳交易,我们便是该领域的开拓先锋,并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这种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经历是人生中难能可贵的时刻,它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工作的环境和平台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的重要,因为有时重要的并非你是谁,而是你和谁在一起。优秀的平台不乏人才济济,通过观察你身边的优秀人才,了解他们的处事思维,学习他们的处事方式,你感到自己天天都在成长。其次,我认为要成就一番正真的事业,沉淀是必要的,伟大是熬出来的。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朝三暮四,最终一定一事无成。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的17年里我一直服务于克拉克森的原因,克拉克森给我提供了一个全球航运界的一流平台,在这里 The sky is the limit.
记者: 钱总, 你在将近20年的航运管理生涯中经历了哪些起伏,你又是如何度过这些人生坎坷的?
钱立武:像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一样,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我见证过高峰,同时也经历过低谷。 对于我个人来说,乃至整个航运界,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就在那年的5分月份波罗地海干散货指数曾触及12, 000 点的高峰。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一艘 20 万吨级的船租要达到20万美金/天。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运一船铁矿石从巴西到中国,光运费就要一个多亿人民币。但到了当年9月,该指数却从近 12, 000 点跌到 600 多点。这已不是腰斩,这几乎就是灭顶之灾。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金融,或者说是金融杠杆的力量,因此我们不能只从航运看航运。
回顾08年以来的航运业,我们曾经历过历史最低谷的2016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一度突破200点,之后缓慢向上爬升,到了2019年实现复苏。但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的疫情又再度打乱了整个行业的节奏。尽管时至今日,整个市场行情已在复苏,但复盘过往的10多年,有一些曾在这个行业奋斗过的团队和个人最终无奈离场,他们中或是没有资金储备捱过最难的2016,或是本身已对这个行业失望了。
而正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选择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攻读金融MBA,只因我心中仍有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英国著名的航运经济学家马丁•斯托福德。正是受到他的著作启发,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如前所述,我见证过高峰,同时经历过低谷。我知道低谷是什么样子,而当我能清醒地看到底部出现时,恰恰机会就在这里。就是从那时起,我决心重新出发,就好像一个船队行将远航前,需要准备好充足的燃料和补给、配备最勇敢、技术最高超的船员一样,我也要用一流的知识武装好自己,一方面让自己在现实的惊涛骇浪中有沉着应对的底气,另一方面当市场重新来临之时,我能更好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记者:我们知道,获得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的奖项是航运界最高的荣誉之一。 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奖项吗?
钱立武:好的。中国航运百人组委会联合航运界网每年举行年度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活动,重点聚焦全国航运界的一线从业人员,发现那些善于创新、勇于开拓,在航运界做出杰出贡献的年轻企业家和业界精英,经过航运界网初选和中国航运百人组委会最终遴选,确定10位青年为2021年度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2021 年的 “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尤其聚焦在航运数字化创新和低碳减排上。
记者: 你能否聊一下今后在事业上的规划以及你最终的人生目标?
钱立武:不断创新,开发符合时代的新型产品,并利用金融赋能的新型理念来促进航运业的增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将金融和航运结合在一起, 这一直是我事业上追求的终极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掌握深度的金融和管理学知识,同时要深入学习绿色航运科技领域的相关知识。这样才可以从更高的维度、更深刻的角度去认识国际和国内市场,包括航运市场、宏观金融市场等, 使我们经营的航运公司立于不败之地。这需要坚韧的毅力,不断在学习中提升自己。
记者:最后, 作为中国航运界的精英和青年企业家, 您可否对我们年轻的观众说几句励志的话来激励我们的年轻人在各自的事业上趋利避害,一帆风顺,有所成就?
钱立武:我不是航运界德高望重的人,我还年轻,只能对我们年轻的观众和读者谈一些自己从业的真实体会, 包括在事业坎坷中得到的教训。 我以为作为年轻人首先要立志, 立长志,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积极地应对和攻克它。人生事业犹如航海,不会一帆风顺,会有风和日丽、风平浪静的日子, 也一定会遇到惊涛骇浪、颠覆不平的航程。要像航海大师一样,对大海有深刻的了解,在复杂的航行中趋利避险,游刃有余。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突破自己。 愿我们有志的年轻人不断学习, 不断实践,在迷雾重重的风涛中,学会何时该乘风破浪,何时该避风回港,何时又该重挂云帆?也许我们中的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融会贯通,但又如何?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哪怕搏斗终生最终只收获一副鱼骨,又何尝不是一种圆满的人生?
记者:说的太好了!我们再次感谢钱总拨冗参加我们的访谈。愿钱总在事业上蒸蒸日上, 获得更大的成就!
钱立武:也感谢主持人的邀请,使我能和广大的观众和读者交流我在事业中的些许体会。谢谢!